马龙区:走活特色产业致富路
一阵夏雨让马龙区月望乡的1000亩万寿菊更显娇艳欲滴。村民李桂娥正把摘下来的花运到收购基地出售。“我们家种了6亩万寿菊,全部卖了大概有2万来块钱,这可比种苞谷、洋芋划得来多了。”李桂娥高兴地说。
近年来,月望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,依托丰富的土地、水资源,便捷的交通,发挥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苹果、蓝莓、蔬菜、鲜切花、畜禽等特色产业,增强贫困群众“造血功能”,探索出一条靠土地脱贫、靠土地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。
按照“产业强乡、农业稳乡、生态美乡、旅游活乡”的发展思路和“招商、亲商、富商”的理念,以脱贫攻坚为契机,乘势而上、顺势而为,加强招商引资、抢抓扶贫机遇,不断壮大扶贫产业项目发展,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、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,先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16家企业,总投资达6.8亿元,基本实现了“村村有集体经济,户户有脱贫门路”的目标。
如今村有当家产业、户有致富门路、人有一技之长。产业脱贫,是富民根本之策。下营村爱泊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是月望乡实施精准脱贫,带动村民增收、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。面积达6600亩,涵盖现代农业展示、农产品储存、科技培训、苹果展示和休闲游乐等功能,是一个集现代农业与田园综合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,园区共带动300多农户从事苹果种植,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,每年吸纳60多名群众就近入园务工,务工群众年人均增收达1.5万元以上。
“土地流转费一年有800元,我在苹果园打工,每天收入有60元,这样做比土地撂荒强。而且还可以每天都回家,做做家务,比较方便。”贫困户陈远珍一边在苹果园里干活,一边跟记者算着收入账。
在月望社区现代化鲜切花产业园,一个个种植大棚整齐排列,大棚内,花农正忙着施肥、剪枝。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的引领下,月望社区建起了两个鲜切花产业园。鲜切花产业采取“党建+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由业主带领一定数量贫困户组建,每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,参与种植获得收益,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。
目前,全乡已建成脱贫产业园26个,通过租赁土地、入园务工、入股分红等方式,完成土地流转4.64万亩,带动贫困户426户,户均增收1.2万元以上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